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戎州绿荔枝。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荔枝叹

宋·苏轼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宵衣旰食非为子,汗滴禾下土萦回。

贵妃一笑相倾国,明皇胡为不早朝。

祸端自是君王起,倾国何须怨玉环。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

半烧生发染红尘,晒干槎皮缩如脯。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间一事君须记,若见流人泪满襟。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戎州绿荔枝。

海北天南皆贡奉,车船日夜过江湄。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历史治水名人。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取诸家之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自成一家之言,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擅画枯木竹石,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于书画上题跋,开金石刻款先河。

译文

(节选部分)

罗浮山下四季如春,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虽然荔枝中的“星球皱玉”是珍稀品种,但我终究还是怀念戎州(今四川宜宾)的绿皮荔枝,无论是海北还是天南,都向朝廷进贡荔枝,车船日夜不停地驶过江畔。

释义

“星球皱玉”指的是荔枝的一种珍稀品种,其外表如同带有皱纹的美玉;“戎州绿荔枝”则是指四川戎州(今宜宾)所产的绿皮荔枝,苏轼曾在此地任职,对当地的荔枝有着深厚的感情,整句诗表达了苏轼对荔枝的喜爱,以及对戎州绿荔枝的特别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荔枝的赞美和感慨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荔枝的珍稀品种和广泛进贡的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奢靡风气和百姓的苦难,苏轼也表达了自己对戎州绿荔枝的特别怀念,以及对岭南风物的热爱和留恋,诗中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有对荔枝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谪到岭南地区期间,在岭南,苏轼品尝到了当地的荔枝,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描绘荔枝的珍稀品种和广泛进贡的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奢靡风气和百姓的苦难,苏轼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戎州绿荔枝的特别怀念,以及对岭南风物的热爱和留恋,这首诗不仅是对荔枝的赞美之作,也是苏轼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