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朝。
夜静云生满谷月,昼寒雪积半山腰。
白云只在檐间宿,听我清宵咏句声。
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犹有未归人。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隐逸生活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刘沧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知名,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其描绘自然景致与隐逸情怀的诗句,深受后世文人喜爱。
译文
山岩的门户和松树下的小径长久以来都显得寂静冷清,只有我这个隐士自己前来造访,夜晚静谧,云雾从山谷间升起,遮蔽了月亮,白天则因积雪,山腰一片银白寒冷,白云仿佛就栖息在我的屋檐之间,静静地聆听我在清冷的夜晚吟诵诗句的声音,不要说这里的生活缺乏乐趣,前村还有许多人未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静谧与清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前两句点出环境的寂寥与隐士的孤独,中间两句通过“夜静云生”与“昼寒雪积”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冷寂,后两句则以“白云只在檐间宿,听我清宵咏句声”为亮点,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以及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满足。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高洁情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生活的静谧、清冷、孤独与自在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白云只在檐间宿,听我清宵咏句声”一句,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以及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刘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多士人选择避世隐居,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刘沧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生活中,有感于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而创作出来的,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清幽与自在,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士人追求精神自由与独立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