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名花天下稀,园林尽日敞朱扉。全诗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吾国名花天下稀,园林尽日敞朱扉。

群芳竞艳浑无惧,独占春光第一枝。

(注:“吾国名花天下稀,园林尽日敞朱扉。”这两句并非刘禹锡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诗中进行创作,以展现牡丹的国色天香与盛况。)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喻之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之作,刘禹锡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多次遭贬谪,其人生经历丰富,作品多具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译文

庭前的芍药虽然妖艳但缺乏气格,池上的荷花虽然清雅但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花开之时,整个京城都为之轰动。

我国的名花牡丹天下少有,园林的大门整日敞开迎接宾客,众多花卉竞相绽放却毫不畏惧,牡丹独占春光,成为第一枝绽放的佼佼者。

释义

此诗通过对比芍药、芙蕖(荷花)与牡丹,突出了牡丹的国色天香与独特魅力,前两句以芍药之妖、芙蕖之净为铺垫,反衬出牡丹的非凡气质,后两句则直接赞美牡丹,强调其珍稀与盛况,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由衷喜爱与赞美。

赏析

此诗以牡丹为题,通过对比与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牡丹的独特魅力与盛况,诗人以芍药之妖、芙蕖之净为反衬,突出了牡丹的国色天香与非凡气质,诗人还通过“花开时节动京城”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开时的盛况与影响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由衷喜爱与赞美,也展现了唐代社会对牡丹的推崇与热爱。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唐代中期生活,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牡丹作为当时的名贵花卉,备受人们喜爱与推崇,刘禹锡在创作此诗时,可能正是受到了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以及对牡丹独特魅力的深刻感受,从而写下了这首赞美牡丹的佳作,诗人也可能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