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闲居竹舍远尘嚣,
诗卷琴书伴寂寥。
吟得新篇随意改,
诗成读罢仍无用,
聊满山家骨董囊。
清风明月自相邀。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构想,因为直接包含“诗成读罢仍无用,聊满山家骨董囊”这两句的确切原诗在赵翼的作品中并未直接找到,但赵翼作为清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中常有表达闲适生活和淡泊名利之意的诗句,故以此风格构想此诗。)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道,嘉庆年间,返居常州,从事著述,赵翼与袁枚、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主“性灵”,与袁枚接近,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译文
闲居在竹制的屋舍中,远离尘世的喧嚣,
身边只有诗书琴卷陪伴着这份寂寥。
随意吟咏出新诗篇,又随心所欲地修改,
诗作写成后读罢,虽觉并无实际用处,
却也聊以自慰,装满了山居人家的古董囊袋。
清风明月自来相邀,与我共度这宁静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山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中“诗成读罢仍无用”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价值的独特理解,认为诗歌虽不能直接带来物质利益,却能丰富精神生活,成为山居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联“闲居竹舍远尘嚣,诗卷琴书伴寂寥”直接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以诗书琴卷为伴的闲适生活,颔联“吟得新篇随意改”展现了诗人创作诗歌的自由与随性,颈联“诗成读罢仍无用,聊满山家骨董囊”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价值的独特见解,认为诗歌虽不能直接带来物质利益,却能成为山居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装满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尾联“清风明月自相邀”则以清风明月为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赵翼晚年退居常州、从事著述的生活经历有关,赵翼在官场历经风雨后,晚年选择退隐山林,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反映闲适生活和淡泊名利之意的诗作,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诗歌创作价值的深刻思考,虽然直接包含题目中两句的确切原诗在赵翼的作品中并未找到,但根据赵翼的文学风格和创作背景,可以合理构想出这样一首符合题意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