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天亦知予懒是真,莫年乞与自由身。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译文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坐在纸屏前,靠着石枕,身旁放着竹方床,手倦抛书,不觉进入了梦乡,午睡醒来,不觉莞尔一笑,感叹自己是真的懒啊,上天也知我懒,在这晚年赐给我自由之身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初夏时节的日常生活场景,通过午睡后的悠闲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天亦知予懒是真,莫年乞与自由身”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晚年自由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午睡后的悠闲心境,前两句通过梅子、芭蕉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午睡后的独笑和感叹,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特别是“天亦知予懒是真,莫年乞与自由身”一句,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晚年闲居时所作,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心灰意冷,转而追求一种闲适、自由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午睡后的悠闲心境,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晚年生活的无奈和感慨,这种情感在“天亦知予懒是真,莫年乞与自由身”一句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