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怀孟达
唐·韦庄
旧交多已谢明时,孟达奇才最所思。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昔日的老朋友大多已经不在这个光明的时代了,而孟达的卓越才华是我最为怀念的,总是因为浮云能够遮蔽太阳,使得我身在长安却难以见到他,这让我感到十分忧愁。
释义
旧交多已谢明时:老朋友大多已经离世或不再活跃于这个时代。
孟达奇才最所思:孟达(此处为虚构人物,用以代表某位才华出众的朋友)的杰出才能是我最为思念的。
总为浮云能蔽日:比喻世事多变,小人当道,遮蔽了贤才的光芒。
长安不见使人愁:身处长安(唐朝都城,象征权力与文化的中心),却因无法见到心中所念之人而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与愤慨,首句“旧交多已谢明时”奠定了全诗感伤的氛围,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凋零,次句“孟达奇才最所思”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心中最怀念的人,突出了其才华出众的特点,后两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则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浮云蔽日比喻小人当道,贤才难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个人的经历有关,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有才华的人往往难以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遭遇不幸,韦庄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故友的怀念和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与愤慨,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孟达”为虚构人物,这里的创作背景更多是基于韦庄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进行的合理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