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闲来松间坐相邀,数片闲云碧岫遥。
莫道醉人唯美酒,沏茶同饮亦醉人。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拂琴三弄临清涧,忘却人间岁月长。
(注:“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这两句并非出自钱起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完整诗作中,可能是后人根据钱起的诗风与意境拼凑或化用而成,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与赵莒茶宴”中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
钱起(约722年-约780年),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钱起诗名早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其作品多为应酬、送别之作,风格清丽雅秀,部分边塞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较为出色。
译文
在竹荫下静静地品着紫茶,忘却言语,这份宁静远胜过仙人醉饮流霞的美妙,尘世的烦恼被洗净,但品茶的兴致却难以言尽,夕阳西下,树影斑驳,蝉鸣声声,闲暇时我们相约在松林间,遥望远山碧空如洗,几朵闲云悠然自得,不要说只有美酒才能醉人,一壶好茶同样能让人沉醉其中,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一起,深知敬老之道,用瓦盆斟满茶水,不因贫穷而感到羞耻,在清澈的溪涧旁抚琴三弄,仿佛忘却了人间的岁月悠长。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赵莒在竹林中品茶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敬老、贫贱不移等美德的颂扬。
赏析
“雪鬓坐深知敬老”一句,通过描绘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一起品茶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敬老美德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而“瓦盆酌满不羞贫”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不因贫穷而自卑,以简朴的生活态度享受品茶的乐趣,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理想。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虚构的“与赵莒茶宴”并非钱起真实作品,但结合钱起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场景和主题符合他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唐代中期,社会风气渐趋浮华,而钱起等文人士大夫则倾向于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品茶的场景,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