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滇海曲
唐·温庭筠
万里沧江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十里迢迢望碧鸡,一城晴雨不曾齐。
东西南北水云乡,四节风光各一方。
映水楼台花处处,隔帘莺燕语双双。
(注:此处仅选取与关键词相关的两句,全诗较长,为便于解析,故不全录。)
作者及朝代
作者: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温庭筠,才思敏捷,精通音律,诗词兼工,以词著称,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的诗作多写闺情,词则风格秾艳精巧,多写女子闺怨之情,对后世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也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遥远的十里之外,我遥遥地望着那碧绿的碧鸡山(位于云南),而这座城池中的晴天和雨天却总是不一致,各具特色。
释义
“十里迢迢望碧鸡”描绘了诗人远望碧鸡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和赞美。“一城晴雨不曾齐”则揭示了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同一座城内也可能出现晴雨不均的奇特景象,体现了云南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云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气候特点,诗人通过“十里迢迢”的远望,展现了碧鸡山的遥远与壮丽,同时以“一城晴雨不曾齐”的对比,突出了云南地区气候的复杂多变,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云南地区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温庭筠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漂泊无依,他曾在西南地区游历,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这首《滇海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云南地区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当地独特气候的描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温庭筠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