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妃竹
唐·李群玉
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
空庭日暮鸟飞尽,白露沾花人未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人(今湖南澧县),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工于诗歌创作,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诗人推崇,李群玉一生未得显达,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这也使得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云雾缭绕的苍梧山,你终究没有归来,
江边的古庙大门紧锁,朱红的门扉显得格外冷清。
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都已飞尽,
白露沾湿了花朵,而你却仍未归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苍梧山的云雾、江边的古庙、空庭的日暮和白露沾花等景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等待。“云断苍梧竟不归”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寓含了亲人未归的遗憾;“江边古庙锁朱扉”则进一步渲染了冷清和孤寂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首句“云断苍梧竟不归”以自然景象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又寓含了深情;次句“江边古庙锁朱扉”则进一步渲染了冷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空庭日暮鸟飞尽,白露沾花人未归”则通过空庭、日暮、鸟飞尽和白露沾花等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的个人经历有关,他一生未得显达,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和隐居中度过,在游历过程中,他或许曾经历过与亲人的离别和长时间的等待,这种经历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思念的诗歌,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离死别也成为了一种常态,这种社会背景也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