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严陵滩
唐·罗隐
七里滩头水乱流,
羊裘老子钓鱼舟。
当时已自无多恨,
肯为君王不独愁。
变体(含关键词版)
(注:原诗中并未直接包含“羊裘老子钓鱼处,开卷令人双眼明”这两句,但以下变体尝试融合此意境)
七里滩头景如画,
羊裘老子钓鱼处。
古卷轻展映波光,
开卷令人双眼明。
(注:此变体为后人根据原诗意境及给定关键词创作,非罗隐原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833年-909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后转而投身幕府,晚年归隐,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多讽刺时弊,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译文(以原诗为准)
七里滩头的水流湍急而混乱,
那位披着羊裘的老人在小舟上垂钓。
在当时他已经没有什么怨恨了,
又怎会为了君王而独自忧愁呢?
(变体译文略,因变体为后人创作,旨在融合意境而非直接翻译)
释义
此诗描绘了七里滩头的自然景色和一位隐士(即严子陵,以羊裘钓鱼著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士超脱世俗、不为君王所累的高洁品质的赞美。
赏析
罗隐通过描绘七里滩头的自然景观和严子陵的垂钓形象,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超然物外的氛围,诗中“水乱流”与“钓鱼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世俗的纷扰与隐士的宁静之间的强烈反差。“当时已自无多恨,肯为君王不独愁”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严子陵不为名利所动,坚守自己信仰和追求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罗隐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施展才华,罗隐本人也是多次科举不第,对仕途失望至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严子陵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赞美,也借严子陵的形象,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无声的批判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