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苧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闲愁几许梦魂飞,雪鬓已成新梦境,缁尘空化旧征衣。
三山老子今何在,惭愧故人车马违。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中“雪鬓已成新梦境,缁尘空化旧征衣”两句为节选部分,为便于解析,故提供全诗背景。)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译文
(节选部分)
些许闲愁侵入梦境,梦中我已满头白发,而现实中的我却仍奔波在尘世间,曾经的战袍(征衣)已化为尘土。
释义
“雪鬓已成新梦境”意指梦中自己已老去,白发苍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缁尘空化旧征衣”则比喻自己曾经的壮志与战斗岁月,如今已化为尘土,只留下旧日的征衣作为回忆,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无奈。
赏析
这两句诗以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手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老、壮志未酬的感慨,通过“雪鬓”与“新梦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缁尘空化旧征衣”则借征衣之尘,象征了诗人曾经的战斗生涯与未竟的理想,透露出深深的遗憾与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为辛弃疾送别友人廓之参加秋试时所作,当时,辛弃疾已步入晚年,面对友人即将踏上科举之路,他既为友人感到高兴,又为自己壮志未酬、年华老去而感到悲凉,诗中“雪鬓已成新梦境,缁尘空化旧征衣”两句,正是他这种复杂情感的集中体现,在送别友人的同时,他也借此机会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