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赏园花先梦到,忽闻檐雨定心惊。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梦闻雨

唐·李商隐

欲赏园花先梦到,忽闻檐雨定心惊。

半窗幽梦随云散,一枕清寒伴月明。

花落无声春已去,燕归何处觅旧情。

空庭寂寞人独立,细雨绵绵夜更清。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想要欣赏园中的花朵,却先在梦中见到了它们的美丽;忽然间听到屋檐上的雨声,心中不由得一惊,半窗的幽梦随着云彩飘散,一枕的清冷伴随着月光度过,花儿无声地落下,春天已经离去;燕子归来,却何处去寻找旧日的情谊,空旷的庭院中我独自站立,细雨绵绵,夜晚显得更加清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对园中花朵的向往和在梦中先见的情景,以及突然听到雨声后的心情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变化的无奈,诗中“欲赏园花先梦到”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忽闻檐雨定心惊”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变化的敏感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到对现实变化的无奈,情感层次丰富,首联“欲赏园花先梦到,忽闻檐雨定心惊”通过对比和转折,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变化,颔联“半窗幽梦随云散,一枕清寒伴月明”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冷,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写花落、燕归、空庭和细雨等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园中的花朵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愿景,而檐上的雨声则象征着现实的残酷和无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变化的无奈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晚年时期孤独寂寞的心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