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峰前水乱流,石棋渡口叶飞秋。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天柱秋景

朝代:宋代

作者:李曾伯

天柱峰前水乱流,石棋渡口叶飞秋。

山光入眼青如染,云气浮空白似揉。

野老村居无俗客,渔翁钓晚有轻舟。

西风漫漫吹黄叶,独倚危栏看远洲。

作者简介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南宋词人,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曾官沿江制置使,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转任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又徙知荆州、夔州等地,晚年入朝为户部尚书,其作品数量多而题材广泛,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及壮志难酬之感,风格沉郁顿挫,慷慨悲凉,与辛弃疾相近,著有《可斋杂稿》三十卷,《可斋续稿》八卷,《可斋词》一卷。

译文

在天柱峰前,河水湍急流淌;石棋渡口处,秋叶随风飞舞,山色青翠欲滴,仿佛被颜料染过一般;云气在空中漂浮,洁白如同被揉过的棉絮,村中的老者居住在没有俗客打扰的地方,渔翁在傍晚时分悠然地乘着轻舟垂钓,西风漫漫,吹落片片黄叶,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眺望着远方的沙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天柱峰及其周边秋日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通过“水乱流”、“叶飞秋”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山光入眼青如染,云气浮空白似揉”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的天柱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云气、秋叶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秋日画卷,诗人也通过“野老村居无俗客,渔翁钓晚有轻舟”等句子,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曾伯在地方任职期间,他有机会亲身游历并欣赏到天柱峰及其周边的秋日美景,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通过描绘秋日的天柱峰及其周边景色,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