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秋渐动寻幽兴,绝俸难营觅醉钱。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游

唐·白居易

近秋渐动寻幽兴,绝俸难营觅醉钱。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川。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随着秋天的临近,我渐渐萌生了寻找幽静之地的兴趣,但微薄的俸禄却难以支撑我寻欢买醉的开销,我乘着兴致所至的小舟,不问远近,随意飘荡,只愿在白云明月之下,凭吊那遥远的湘水与山川。

释义

近秋渐动寻幽兴:秋天将至,诗人内心萌生了寻找幽静美景的兴致。

绝俸难营觅醉钱:由于俸禄微薄,难以筹措到足够的钱财来买酒寻欢。

乘兴轻舟无近远:乘着兴致所至,乘坐小舟,不问目的地的远近。

白云明月吊湘川:在白云明月之下,凭吊那遥远的湘水与山川,表达了一种超脱与闲适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闲游时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诗人近秋时节寻幽探胜的兴致与因俸禄微薄而难以买醉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诗中“乘兴轻舟无近远”一句,表现了诗人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而“白云明月吊湘川”则借景抒情,以自然之景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的凭吊与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较为清贫,但内心却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在闲暇之余,他常常乘舟出游,寻幽探胜,以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压抑,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闲游时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