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张旭
寺阁重重出山崦,渔舟两两破溪烟。
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喧。
爱此幽栖物外胜,宦情羁思共凄然。
作者及朝代
张旭,唐代书法家、诗人,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其书法与怀素齐名,并称“颠张醉素”,亦工诗,以七绝见长。
作者简介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以草书闻名于世,其书法风格奔放不羁,被誉为“狂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虽不如书法那样广为人知,但也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张旭性格豪爽,喜欢饮酒,常与文人墨客相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书法佳作。
译文
寺庙的楼阁层层叠叠地从山峦中显露出来,渔舟成双成对地划破溪面上的烟雾,岩石边的树木在寒风中摇曳生姿,石上的泉水带着雨声潺潺作响,我深爱这幽静超脱尘世的美景,但宦海浮沉、思乡之情却让我心中凄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前两句通过“寺阁重重”和“渔舟两两”的描绘,展现了山间的幽静与渔舟的闲适;后两句则通过“岩边树色”和“石上泉声”的刻画,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清幽与宁静,在这美丽的景色背后,诗人却流露出对宦海浮沉和思乡之情的凄然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作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间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前两句的“寺阁重重”和“渔舟两两”不仅描绘了山间的幽静与渔舟的闲适,还通过“出山崦”和“破溪烟”的动态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后两句则通过“岩边树色”和“石上泉声”的刻画,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清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然,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旭在山间行走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山间行走时,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同时也勾起了他对宦海浮沉和思乡之情的感慨,这种情感与景色的交融,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张旭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