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倚宝筝歌白纻,醉移银烛写乌丝。出自哪首诗?

小星10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宴观石崇女伎

唐·韦庄

霞光曙色相辉映,

狂倚宝筝歌白纻。

醉移银烛写乌丝,

玉腕轻笼金屈卮。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的动荡时期,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王建,成为前蜀的重要官员,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作则婉约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霞光与曙色交相辉映,

她狂倚着宝筝,唱着白纻舞曲。

醉意朦胧中,她移动银烛,在乌丝栏上题写诗句,

玉腕轻轻笼着金杯,姿态万千。

释义

霞光曙色相辉映:形容宴会开始时天色初明,霞光与曙色交织的美景。

狂倚宝筝歌白纻:白纻,古代舞曲名,此处指女子狂倚宝筝,边弹边唱白纻舞曲,表现出宴会的欢乐气氛和女子的才艺。

醉移银烛写乌丝:乌丝,指乌丝栏纸,古代书写用纸,此句描绘女子醉后移动银烛,在乌丝栏纸上题写诗句的情景,展现了她的才情与雅致。

玉腕轻笼金屈卮:金屈卮,古代酒器,此句形容女子玉手轻握金杯,增添了宴会的奢华与女子的妩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夜宴中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雅致,首句以霞光曙色开篇,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次句通过“狂倚宝筝歌白纻”,展现了女子的才艺与宴会的欢乐;第三句“醉移银烛写乌丝”,则进一步突出了女子的才情与雅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末句“玉腕轻笼金屈卮”,则通过细节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奢华与女子的妩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宴会场景的生动描绘,又有对女子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韦庄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在晚唐或五代时期的某个夜晚,他参加了一场贵族的夜宴,并被宴会上一位才艺出众的女子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雅致,也反映了韦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体现了韦庄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女性美的敏锐捕捉与深刻描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