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此去得非穷李广,向来元是老冯唐。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刘长卿齐名,并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译文
湘江的斑竹枝上,锦翅的鹧鸪在飞翔。
这次离去恐怕会像李广一样不得志而归,而我一直以来就像冯唐一样已经年老。
枫岸落叶纷纷,洞庭湖的秋水在傍晚泛起波澜。
我乘着兴致驾着小舟,不论远近,白云明月都在凭吊湘水女神。
释义
诗中“此去得非穷李广,向来元是老冯唐”两句,借用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李广是西汉名将,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却未能封侯,最后因迷路被问责,愤而自杀,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可能遭遇的不公和失意,冯唐则是西汉初年的大臣,年近九十才被举荐,这里用来比喻自己虽然年老但仍希望得到重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秋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前两句以斑竹和鹧鸪起兴,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中间两句用李广和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仕途不顺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后两句则以乘兴轻舟、白云明月等意象,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在湘南地区遇到大雁时所作,当时,钱起可能正处于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阶段,因此他通过描绘湘江秋景和借用历史人物典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