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杀主翁渠不管,争如只作看花人。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宋·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二首其二

爱惜芳心莫轻吐,

愁杀主翁渠不管。

幸得留看未开时,

争如只作看花人。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愁杀主翁渠不管,争如只作看花人”出自此诗的二首其二部分,但为便于完整理解,我附上了整组诗的第一首及第二首的后两句之前的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末至元初

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他是金末至元初最有成就的诗人、历史学家,也是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元好问的作品以诗成就最高,题材丰富多样,风格沉郁顿挫,悲壮苍凉,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气魄。

译文

二首其二

爱惜着花儿那娇嫩的心蕊不要轻易地吐蕊绽放,

愁坏了花的主人他全然不管这些。

幸好我还能留在这欣赏它未开时的样子,

哪里比得上只做一个静静赏花的人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海棠花含苞待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如海棠花)的珍视与保护心态,以及对世事纷扰、难以完全掌控的无奈与超脱,诗人以“看花人”的身份自居,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静观世事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海棠花为媒介,寓情于景,借物抒情,首句“爱惜芳心莫轻吐”既是对海棠花的爱护,也是对美好品质的珍视,暗示了诗人对纯真、高洁品质的向往,次句“愁杀主翁渠不管”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难以掌控的忧虑与无奈,后两句“幸得留看未开时,争如只作看花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纷扰、静享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金末至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多舛,元好问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海棠花的含苞待放,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心态,以及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