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张僊挟弹知何往,清啸穿林但可闻”,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山行》,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山行
宋·陆游
张僊挟弹知何往,清啸穿林但可闻。
一路白云随步起,半天红日趁人曛。
贪看野水多留客,为爱岩花不记村。
行尽青山人未老,风景到处似桃源。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张僊带着弹弓不知去往何方,清亮的啸声穿过树林只能隐约听见,一路上白云随着脚步升起,半空中的红日仿佛追赶着行人直到黄昏,因为贪看野外的流水而多停留了一会儿,因为喜爱岩石上的花朵而忘记了村庄的位置,走遍了青山人还未老去,所到之处的风景都像桃源一般美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所感,首联以张僊挟弹和清啸穿林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颔联通过白云和红日的描写,展现了山间景色的变幻和时间的流逝,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因贪恋自然美景而流连忘返的心情,尾联则总结了全诗的主旨,即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心中有美,处处皆是桃源。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间行走的愉悦和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山间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张僊挟弹和清啸穿林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描绘山间景色的变幻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珍惜当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山间行走时所作,陆游一生酷爱自然,常常在山间行走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创作的灵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山间的美景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向往自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