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西都作
宋·辛弃疾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饭蔬饮水平生惯,耻向天公更乞怜。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我本来是天上管理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洒脱狂放,不拘一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取月光。
我自由自在,吟诗万首不为过,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求在家中随便吃些蔬菜,喝喝清水,我一向的习惯就是这般,我宁可保持自己的浩然之气,也绝不会低声下气地去哀求什么,更不会去向老天爷去乞求怜悯。
释义
这首词上阕先说自己本来是天上的仙官,被天帝派到人间来管理山水,自己本性是热爱自然、崇尚自由的,天帝也赋予了自己狂放的性格,下阕则写自己逍遥自在的生活,不向权贵折腰,不向世俗妥协,只愿保持自己的清高和独立。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放性格和独立精神,词中通过天上人间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通过自我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自己不向权贵低头、不向世俗妥协的坚定立场,词中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有豪放不羁的气势,又有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是一首充满个性和魅力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辛弃疾中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多次被朝廷排挤和贬谪,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自己作为“清都山水郎”的逍遥自在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通过自我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自己不向权贵低头、不向世俗妥协的坚定立场,这首词不仅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