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77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身後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的诗句出自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过晋阳故城书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过晋阳故城书事

金·元好问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藏莺向谁啼。

邸第楼台多雨迹,江山父老闲农犁。

身後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

欲求四老相从宿,一棹寒波夜不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代(1115年-1234年)

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与赵秉文合称“元赵”,又与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人并称“元曲四大家”,元好问的作品以诗成就最高,题材丰富多样,风格沉郁顿挫,语言质朴自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沉的历史感。

译文

晋祠前的晋溪水潺潺流淌,翠绿的树叶间藏着黄莺在啼叫,却无人欣赏,昔日的邸第楼台如今已满是风雨侵蚀的痕迹,而当地的父老乡亲们正悠闲地耕作着农田,那些身后留下的文章如今只是白白地让蠹虫啃食,眼前的亲朋好友也已多半离世,我想要寻找四位老友一同住宿,却只能独自驾着一叶扁舟,在寒冷的波光中夜不能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晋阳故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和对逝去亲友的深切怀念,诗中“身後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两句尤为深刻,既表达了对文学遗产被遗忘的无奈,也抒发了对故人的深切哀悼。

赏析

这首诗以晋阳故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惠远祠前晋溪水”等句,以自然景物起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而“身後文章空饱蠹,眼前交旧半沉泉”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表达了对文学遗产被遗忘的遗憾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元好问在游历晋阳故城时所作,晋阳故城曾是北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的重镇,但在金末元初的战乱中遭到了严重破坏,元好问在游历此地时,目睹了故城的荒凉景象,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怀念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