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
唐·韦庄
枳篱莎径入荆扉,中有村翁百结衣。
白犬随人至草舍,青蝇傍饭落渔矶。
云开远岫移松影,月上高林散鹤飞。
此地从来无近客,莫嫌樽酒与君违。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穿过枳树篱笆和莎草丛生的小路,来到用荆条编成的柴门,里面住着一位穿着破旧衣服的村翁,白犬随着人来到简陋的茅屋前,苍蝇也飞到饭食旁落在渔矶之上,云开雾散,远处的山峰移动着松树的影子,月亮升起,高林中的白鹤展翅飞翔,这个地方从来就没有什么近处的客人来访,请不要嫌弃我用简单的酒食来招待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乡村生活画面,首联写诗人穿过枳篱莎径,来到村翁的住处;颔联通过白犬、青蝇等细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颈联以云开月上、松影鹤飞等景象,烘托出乡村的宁静与高远;尾联则表达了村翁的淡泊与好客。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充满了田园诗的风味,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乡村的质朴与自然之美,诗人也通过村翁的形象,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宁静淡泊的乡村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向往,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时期,为了逃避战乱和世俗的纷扰,而隐居乡村时所作,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