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杜荀鹤
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
数峰云起兼云雨,一径花香带晚风。
心到忘机便是禅,更无烦恼可相牵。
山居清景长如此,何必求仙访洞天。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庐山、九华山等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也有表达个人隐逸情怀的作品,他的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与晚唐另一位诗人罗隐齐名。
译文
在书架旁翻找书籍,书籍因此变得散乱;倚靠在屏风上吟诗长啸,头发也因此变得蓬松散乱,几座山峰间云雾缭绕,时而还有细雨绵绵;一条小径上花香四溢,伴随着傍晚的微风,心中忘却了世俗的机巧便是修得了禅意,再也没有什么烦恼可以牵挂,山中的清幽景色常常如此,又何必去寻求仙境和洞天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首联通过“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两句,展现了诗人随意翻书、吟诗长啸的自在状态;颔联则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花香四溢的自然美景;颈联表达了诗人忘却世俗烦恼、修得禅意的内心境界;尾联则点明了山居生活的美好,无需去寻求仙境和洞天。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自然美景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首联的“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随意翻书、吟诗长啸的自在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拘小节、洒脱不羁的性格特点,颔联的“数峰云起兼云雨,一径花香带晚风”两句,则通过描绘山中云雾缭绕、花香四溢的自然美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颈联的“心到忘机便是禅,更无烦恼可相牵”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忘却世俗烦恼、修得禅意的内心境界,这是诗人山居生活的精神追求和心灵寄托,尾联的“山居清景长如此,何必求仙访洞天”两句,则点明了山居生活的美好和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他因多次应举不第而心灰意冷,于是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闲适自在的隐居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接触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便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烦恼的忘却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