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旄外阃新元帅,风月名山古洞天。的解释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名山遇元帅

唐·李中

旗旄外阃新元帅,风月名山古洞天。

玉帐军筹罗秀士,仙坛祠宇锁香烟。

岩前桂树何年种,路入桃花几度春。

胜境欲留宾共醉,夕阳催别兴难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有《碧云集》传世,李中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名声显赫,但其诗作在唐代诗坛上亦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译文

新上任的元帅带着旌旗和军权,来到了这座风景如画、历史悠久的名山古洞天,他的玉帐中聚集着众多才华横溢的谋士,而山上的仙坛祠宇则香烟缭绕,神秘莫测,岩前的桂树不知是何年所种,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已历经几度春秋,如此胜景,真想与宾客一同沉醉其中,但夕阳西下,离别的时刻已到,美好的兴致难以延续。

释义

旗旄外阃新元帅:指新上任的元帅带着军队的旌旗和象征军权的符节来到边疆。

风月名山古洞天:形容此地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是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

玉帐军筹罗秀士:元帅的营帐中聚集着众多有才能的谋士,共同策划军事行动。

仙坛祠宇锁香烟:山上的仙坛和祠宇香烟缭绕,充满了神秘和庄严的气氛。

岩前桂树何年种:岩前的桂树年代久远,不知是何人所种。

路入桃花几度春: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已经历了多个春天,暗示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帅巡游名山古洞天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和谐交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元帅的风采、谋士的智慧以及山水的秀丽,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通过“岩前桂树何年种,路入桃花几度春”等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的沉思,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晚唐或五代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诗人李中可能借元帅巡游名山古洞天之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通过描绘元帅和谋士的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豪杰的崇敬和对智慧人才的重视,诗中的山水描写也体现了李中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