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唐·韦庄
和风微度宝筝响,永日徐转帘阴移。
鸟语时鸣深院静,花香不断柳阴啼。
闲居自适心无累,静坐焚香诵道书。
门外俗尘何足道,此中真意自能知。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微风轻轻吹过,宝筝发出悠扬的声响,漫长的白日里,窗帘的影子缓缓移动,深院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显得格外宁静,花香持续不断,从柳荫深处传来阵阵香气,我闲居在此,自得其乐,心中没有烦恼,静坐时焚香诵读道书,门外的世俗尘埃哪里值得挂念,这里的真正意境自然能够领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闲居时的宁静与自在,首联通过“和风微度”与“宝筝响”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颔联则通过“鸟语”与“花香”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深院的静谧与美好,颈联直接表达了诗人闲居自适、心无挂碍的心境;尾联则通过对比门外俗尘与门内真意,强调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春日闲居的宁静生活,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洁情怀,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微风、宝筝、帘阴、鸟语、花香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诗人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尘埃的淡泊与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选择了闲居的生活方式,以远离战乱和世俗的纷扰,这首诗正是他在春日闲居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好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在乱世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