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睡畸翁俱不领,被人错唤作闲愁。的释义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愁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贪睡畸翁俱不领,被人错唤作闲愁。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风格清新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译文

夏日天长,午睡醒来后心情慵懒,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思,只是悠闲地看着儿童们捉捕飘飞的柳絮,我这个贪睡的老人对这些都不甚在意,却被人错误地理解为心中的闲愁。

释义

“日长睡起无情思”描绘了夏日午后长时间的睡眠醒来后,心情的慵懒与无绪。“闲看儿童捉柳花”则通过看儿童捉柳絮的悠闲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闲适心境。“贪睡畸翁俱不领”中的“贪睡畸翁”是诗人自指,表示自己对这些日常琐事并不在意。“被人错唤作闲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误解的无奈与自嘲。

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午睡后的闲适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前两句通过“日长”、“睡起”、“闲看”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午睡后的慵懒与闲适,后两句则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理解与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晚年生活中,他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对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深刻感悟,通过描绘夏日午睡后的闲适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