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从公游亦未迟,联杖跨海寻安期。全诗是什么?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仙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逝从公游亦未迟,联杖跨海寻安期。

蓬莱可求不可住,孤舟缥缈入云霓。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作多描写山水自然、人生哲理及饮酒行乐,充满了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译文

跟随您一同游历也不算晚,手挽手杖,一同跨越大海去寻找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蓬莱仙境虽可追寻却难以久居,我们乘坐的孤舟在云雾缭绕中缥缈前行。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首句“逝从公游亦未迟”表达了诗人愿意追随友人一同游历的决心,即使时间稍晚也无妨,次句“联杖跨海寻安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携手跨海,共同寻找神仙安期生的场景,充满了奇幻色彩,后两句则转而写寻找蓬莱仙境的艰难与不可得,以及他们在云雾中继续前行的坚定信念。

赏析

这首诗以寻仙为主题,展现了李白对超然物外、长生不老的神仙生活的向往,诗中“逝从公游亦未迟”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追随,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即无论何时开始追求理想都不为晚,而“联杖跨海寻安期”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浪漫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蓬莱仙境的可求与不可住,以及孤舟在云雾中的缥缈前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乐观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白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和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开始向往神仙生活,希望通过寻找神仙来逃避现实的苦难,而“逝从公游亦未迟,联杖跨海寻安期”正是他这种思想的体现,表达了他愿意追随友人一同追求理想中的神仙生活的决心,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