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屡游丈人祠,上官八十如婴儿。的解释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丈人祠

唐·韦应物

往年屡游丈人祠,上官八十如婴儿。

松间白发我同老,竹里青襟出似迟。

谷鸟鸣春犹劝酒,山花照日正开时。

平生心事闲难得,尽在东皋樵牧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往年我曾多次游览丈人祠,那时上官(可能指某位年长的官员或友人)虽然已经八十岁,但精神矍铄,如同婴儿般充满活力,我在松林间已生白发,与岁月一同老去,而竹林中那些年轻的学子们似乎还迟迟未走出书斋,山谷中的鸟儿在春天里鸣叫,仿佛在劝人饮酒,山花在阳光下正开得灿烂,我一生中的闲情逸致难得可贵,全都寄托在这东皋的樵夫牧童之歌中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往年与现在的游览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上官八十如婴儿”一句,既展现了人物的精神状态,也隐含了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而“松间白发我同老,竹里青襟出似迟”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形象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深刻认识。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中通过对丈人祠的多次游览回忆,以及对上官和自身年龄变化的描绘,巧妙地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对比框架,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对山谷鸟鸣、山花烂漫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进一步凸显了其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卸去了官职,过上了隐居山林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过往的游览经历进行了回忆和反思,同时也对当前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刻的体悟,通过这首诗,韦应物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寄托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闲适生活的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