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唐·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早夸剧饮无勍敌,晚觉安禅有宿因。
花里逢君别有味,灯前语笑自成春。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年轻时尚且不为生计发愁,年老后又有谁还会吝惜酒钱呢?
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已年近古稀之年。
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领略管弦。
都说早年爱喝酒是豪饮无对手,晚年却觉禅房静坐似早有宿缘。
在花丛里与你相遇别有一番情趣,在灯前与你谈笑又自成一种欢乐。
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我再与你一醉方休共乐陶然。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白居易与友人刘禹锡(字梦得)在晚年时的相聚与饮酒,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回忆年轻时的无忧与老年后的豁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乐观态度。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生活气息,诗人通过描述与友人的相聚和饮酒,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早夸剧饮无勍敌,晚觉安禅有宿因”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年轻时豪饮无度的形象,又表达了他晚年对禅理的领悟和内心的平静,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层次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与友人刘禹锡相聚时所作,当时,两人都已年近古稀,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生活和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相聚的时刻,他们回忆起年轻时的种种经历,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歌,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