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争看山翁醉,头枕槐根卧道边。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翁醉卧

唐·皎然

行人争看山翁醉,头枕槐根卧道边。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空老梦犹牵。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密切,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路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那位醉酒的山翁,他头枕着槐树根,横卧在道路的一旁,满头白发的他至今未能归隐山林,只能让青山在岁月中老去,而他心中那份对山林的向往与梦想却仍然萦绕不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醉酒的山翁形象,他无拘无束地躺在路边,头枕槐根,引得行人纷纷侧目,通过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林隐逸之趣的眷恋,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山翁醉卧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和画面感,诗人通过“行人争看”这一细节,突出了山翁形象的引人注目,同时也暗示了世俗社会对这种自由不羁生活方式的羡慕与好奇,而“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空老梦犹牵”两句,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未能实现的遗憾,以及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出身名门却选择出家为僧的诗人,皎然对世俗生活与山林隐逸之间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思考,他通过描绘山翁醉卧的场景,寄托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林隐逸之趣的眷恋,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某种不满与无奈,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在唐代这个诗歌繁荣的时代,皎然的这首诗无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