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林秋叶吹初尽,满路寒泥蹋欲开。的释义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日行

唐·白居易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落前路,白茅迷旧陂。

寒烟生远树,斜日下危崖。

连林秋叶吹初尽,满路寒泥蹋欲开。

野老念牧马,行人悲故乡。

独怜秋草色,犹似远山苍。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深秋时节霜露浓重,清晨我行走在幽静的山谷中。

黄叶铺满了前行的道路,白茅覆盖了旧时的池塘边。

远处的树木升起寒烟,夕阳斜挂在高高的山崖上。

树林间的秋叶被风吹得几乎落尽,满路的寒泥被踏得快要裂开。

村中的老人牵挂着放牧的马匹,路上的行人思念着远方的故乡。

唯独那秋草的颜色,还像远处的青山一样苍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连林秋叶吹初尽,满路寒泥蹋欲开”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叶落尽、道路泥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行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风貌,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秋日的萧瑟、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连林秋叶吹初尽,满路寒泥蹋欲开”两句,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愈发强烈,在深秋时节,诗人独自行走在幽静的山谷中,看到满目的萧瑟景象,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秋日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