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行
唐·韦应物
鸦藏高柳阴初密,马涉清江水未生。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蒸。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向东。
黄鸟数声催柳变,清溪一路踏花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文学创作,他的诗歌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韦应物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乌鸦藏身于初密的高柳树荫下,马匹涉过清澈的江水,水面尚未泛起波纹,阳光温暖,照耀着桑麻田地,光芒如同泼洒的金色液体;微风吹来,蒿艾的气息如同蒸腾的热气,长长的枝条和短小的叶子都笼罩在一片翠绿的朦胧之中,西风刚刚吹过,东风又接踵而至,几声黄鹂的啼叫催促着柳树变换颜色,清溪旁一路踏着落花前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景象,首联“鸦藏高柳阴初密,马涉清江水未生”通过乌鸦藏身柳荫和马匹涉水的细节,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和谐,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田园的美丽景色,阳光、桑麻、蒿艾、长条短叶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尾联则以黄鸟的啼叫和落花为点缀,增添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田园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韦应物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景色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也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地方刺史期间,他在任职期间深入民间,对田园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春日里漫步田园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