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海棠
唐·杜甫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政为梅花忆两京,海棠又满锦官城。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政为梅花忆两京,海棠又满锦官城”实际上出自杜甫的《海棠》一诗,但为便于解析,我列出了该诗全文,不过,分析将主要围绕您提供的两句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针对您提供的两句)
为政事务繁忙中我因梅花而思念起两京(长安和洛阳)的往事,如今海棠花又开满了成都(锦官城)。
释义
政为梅花忆两京:诗人因政务繁忙而心生感慨,同时因梅花而回忆起在长安和洛阳的时光,梅花在这里象征着过去的岁月和美好的回忆。
海棠又满锦官城:成都别称锦官城,此句描绘了成都海棠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赏析
这两句诗以梅花和海棠为线索,串联起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景象的描绘,梅花象征着诗人对两京(长安和洛阳)的深深眷恋,而海棠则展现了成都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两句诗也体现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深沉情感和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所作,成都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杜甫,他在这里度过了相对安定的生活,并创作了大量描绘成都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的诗歌,这首诗中的海棠花就是成都春天的一大特色,诗人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盛开,表达了自己对成都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回忆两京的往事,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诗歌技艺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也为我们了解唐代成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