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蒲萄换叶欲成阴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蒲萄换叶欲成阴,岁月催人感慨深。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何处是知音。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葡萄树的叶子不断更替,眼看就要形成浓密的树荫了,岁月的流逝让人不禁深感时光匆匆,心中充满感慨,满头白发的我至今仍未能归隐田园,这茫茫青山之中,哪里才能找到真正理解我的知音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树换叶成阴的景象,引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蒲萄换叶欲成阴”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而“岁月催人感慨深”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深深感慨,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归隐无望和知音难觅的无奈与苦闷。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葡萄树换叶成阴的自然景象,巧妙地引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又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苦闷,尤其是“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何处是知音”两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的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心中充满了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苦闷,他渴望归隐田园,享受宁静的生活,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树换叶成阴的景象,来抒发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归隐无望、知音难觅的无奈与苦闷,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李商隐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