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题诗无滞思,清泉洒地有余凉。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夏日闲居

唐·白居易

团扇题诗无滞思,清泉洒地有余凉。

闲居竹阁无尘事,卧看南山对夕阳。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手持团扇题写诗句时毫无阻滞的思绪,清泉洒在地上带来阵阵清凉,闲居在竹制的楼阁中远离尘世的烦扰,躺着观看南山的景色,直到夕阳西下。

释义

“团扇题诗无滞思”描绘了诗人在夏日里手持团扇,灵感如泉涌,写诗时没有丝毫的阻滞和犹豫。“清泉洒地有余凉”则通过清泉洒地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夏日的清凉感受。“闲居竹阁无尘事”说明了诗人身处一个远离尘嚣、宁静闲适的环境。“卧看南山对夕阳”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躺着观看南山的景色,享受与夕阳相伴的宁静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夏日闲居的宁静与惬意,前两句通过团扇题诗和清泉洒地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清凉与诗人的闲适心境,后两句则通过竹阁闲居和卧看南山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自在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悠远,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宁静世界之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专注于文学创作和享受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夏日闲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保持豁达心态、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夏日闲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深刻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