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寒漠漠城南路,只见鞦韆不见人。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城南即事

宋·杨万里

雨余寒漠漠,地僻日悠悠。

馀寒漠漠城南路,只见鞦韆不见人。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后历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追谥“文节”。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一代宗匠,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译文

雨停之后寒意仍然弥漫,地处偏僻太阳也显得悠闲而漫长,城南的路上寒意犹存,只见秋千在那里空荡,却不见荡秋千的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但寒意未消的城南景象,前两句通过“雨余”和“地僻”两个词,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城南路上的景象,秋千孤零零地挂着,却不见人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寂和冷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城南景象,诗人通过“寒漠漠”和“日悠悠”两个词,巧妙地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静的氛围,而“只见鞦韆不见人”一句,则更是将这种孤寂感推向了高潮,秋千作为儿童游戏的器具,本应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但在这里却成了孤寂和冷清的象征,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引人深思。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馀寒”和“地僻”两个词,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寂和冷清的氛围,雨后的寒意和地处偏僻的地理环境,都使得这里显得更加冷清和孤寂,这种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使得诗歌的艺术魅力更加突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雨后的春日,漫步于城南的路上,感受到了这里的清冷和孤寂,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融入到了诗歌之中,使得这首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