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会稽城外古招提
唐·皎然
绿遶青围古会稽,城东河上古招提。
腊高松叶换,春近柳条低。
白首寻遗事,清斋诵梵音。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心。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皎然一生寄情山水,与许多文人有交往,如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并留下了大量的诗作,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寺禅境,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坛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
译文
绿色的植被环绕着青色的会稽古城,城东的河岸上矗立着古老的招提寺,岁末时节,松树上的老叶被新叶替换,春天临近,柳树的枝条低垂,我(诗人)已至白头之年,来此寻找往昔的遗迹,在清净的斋堂中诵读梵音,这里有着真正的意趣,何必再去追问世俗的纷扰之心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会稽古城及其城东河上古招提寺的宁静美景,以及诗人在这里寻求心灵宁静、远离尘嚣的心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如松叶换新、柳条低垂,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赏析
皎然的这首诗以其清新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会稽古城与古招提寺的宁静画卷,首联“绿遶青围古会稽,城东河上古招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会稽古城的自然环境和古招提寺的地理位置,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氛围,颔联“腊高松叶换,春近柳条低”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颈联“白首寻遗事,清斋诵梵音”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来此的目的——寻找往昔的遗迹,并在清净的斋堂中诵读梵音,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尾联“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心”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摒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一生寄情山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会稽古城时,被古招提寺的宁静氛围所吸引,有感而发所作,通过描绘会稽古城和古招提寺的美景,以及自己在这里寻求心灵宁静的心境,皎然表达了对自然和佛教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摒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