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荒鼓角增悲壮,苑废云烟尚莽苍。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雨花台。

寒云惨淡如愁思,白日沦西未可回。

苍龙蟠鬐虎踞地,天险东南百二关。

城荒鼓角增悲壮,苑废云烟尚莽苍。

石麟埋没草芊芊,土花碧色埋玉钱。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唯有南云遗旧恨,秦淮夜泊烟雨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启

朝代:明朝

作者简介

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于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精于诗文,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对明初文学革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启的作品以清新自然、雄健豪放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因写《上梁文》被朱元璋猜忌,后被腰斩于南京。

译文

登上金陵的雨花台,远望浩荡的长江,长江从万山丛中奔腾而来,山势与江流一同向东延伸,钟山如同一条巨龙独自向西耸立,仿佛要冲破巨浪,乘风而上,江与山相互争雄,互不相让,都夸耀自己是天下的壮丽之地,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黄金,以求王气永驻,如今这里依然王气葱郁,我心中的郁闷无法排解,酒醉后登上雨花台,寒云惨淡如同愁思,太阳西落无法挽回,这里是苍龙蟠踞之地,是东南的天险,百二雄关,城池荒芜,鼓角之声更添悲壮,皇家园林荒废,云烟依然苍茫,石麟被荒草掩埋,玉钱被碧色的土花覆盖,六朝的文物早已化为尘土,天空和云彩古今相同,只有南云还遗留着旧日的怨恨,秦淮河畔夜泊的船只笼罩在烟雨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今南京)雨花台的壮丽景色和沧桑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文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远望为线索,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紧密结合,展现了金陵的壮丽与沧桑,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长江的奔腾、钟山的雄伟、雨花台的悲凉以及六朝文物的消逝等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如“秦皇空此瘗黄金”暗指秦始皇求仙不成的荒诞,“城荒鼓角增悲壮”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高启游历金陵期间,当时,高启正值壮年,才华横溢,对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登上雨花台,远眺长江,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历史感和忧国忧民情怀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高启对金陵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文历史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