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斸笋不思鄣夏日,典衣那计御霜风”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山居食每不肉戏作》,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山居食每不肉戏作》
宋·陆游
老病忌鲜脆,时时思鼎羹。
斸笋不思鄣夏日,典衣那计御霜风。
山厨薪桂软,野市茹茅茸。
幸有秋蔬可芼羹,何须辛苦学餐松。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年老多病的我忌讳吃鲜脆的食物,时常想念那用鼎煮的肉羹,挖竹笋时根本不考虑夏日的炎热,为了生活连典当衣物也不在乎能否抵御秋霜的寒风,山中的厨房里柴火和桂树叶子都烧得软软的,集市上卖的菜也只是些茅草般的野菜,幸好还有秋天的蔬菜可以用来做汤,何必辛辛苦苦地去学那些吃松子以求长生不老的人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山中居住时的饮食生活,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斸笋不思鄣夏日,典衣那计御霜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为了生活而不顾炎热和寒冷,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人的赞赏,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艰辛,也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创作背景:
陆游在晚年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身体上的疾病,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简朴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通过描述作者在山中居住时的饮食生活,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陆游的《山居食每不肉戏作》不仅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