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东鲁二稚子
唐·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唯行秋获田。
吾家白驹过,风引去难留。
翻飞逐惊飚,但见蓬与蒿。
即此洒别泪,还当咏离忧。
蓬短霜根断,池荷渐摧折。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我去黄鹤楼,花落知何年。
遥知尔时登,眺望使我愁。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诸儿作吏俱安否,那得乘风至汝傍?
道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所期就日瞻云,傥得青蝇负驽尾。
(注:此诗为模拟创作,李白原诗中并无完整包含“诸儿作吏俱安否,那得乘风至汝傍?”这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诗中,以展现李白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雄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译文
(针对融入的两句进行翻译)
孩子们啊,你们现在做官都还好吗?我怎么才能乘着风飞到你们的身边呢?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做官的孩子们的深切关怀和思念之情,诗人想知道他们的近况是否安好,并渴望能够迅速到达他们的身边,与他们团聚。
赏析
这两句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却蕴含着诗人深深的思念和牵挂,诗人通过“诸儿作吏俱安否”这一问句,表达了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担忧;而“那得乘风至汝傍”则展现了诗人对团聚的渴望和无奈,这种情感上的矛盾和冲突,使得这两句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模拟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四方、远离家乡时,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游历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特别融入了“诸儿作吏俱安否,那得乘风至汝傍?”这两句,以表达自己对远方做官的孩子们的深切关怀和思念之情,这种情感上的真挚和深沉,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