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暮雨残云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残雨在檐犹点滴,断云衔日正苍凉。
林梢烟似炊初散,屋角风如笛远扬。
老病自怜心易折,世途难料事多妨。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前村水满塘。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屋檐下残存的雨水还在点点滴滴地落下,断裂的云彩中太阳正衔着天边,显得一片苍凉,树林梢头的烟雾像是刚刚散去的炊烟,屋角的风声如同远处的笛声在飘扬,年老多病的我自感心力交瘁,世事难料,总是有许多阻碍,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享受那月满前村、水满池塘的宁静生活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黄昏的凄清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残雨在檐犹点滴,断云衔日正苍凉”以景起兴,奠定了全诗苍凉、凄清的基调,颔联进一步描绘雨后景色,颈联则转入抒情,表达了诗人年老多病、世事难料的感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上细腻入微,通过“残雨”、“断云”、“烟似炊初散”、“风如笛远扬”等意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雨后黄昏的凄清景象,诗人又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在抒情上,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年老多病、世事难料的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和打击,晚年退居家乡,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雨后黄昏的凄清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在陆游的晚年生活中,他更加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