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阴浓烟欲暝,丛花红湿露初漙。的释义

生辉8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秦观的《春日五首·其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春日五首·其一

宋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高柳阴浓烟欲暝,丛花红湿露初漙。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有才名,早年学柳永作词,因不满其词风,又改学小令,多抒哀婉之情,熙宁十一年(1078年),秦观进士及第,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丰八年(1085年)被苏轼引为属官,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年),坐元祐党籍,出任杭州通判,又被贬为监处州酒税,绍圣四年(1097年),复被贬为郴州酒监,元符三年(1100年),秦观被放还横州,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其“文丽而思深”,其诗词尤为擅长,婉约柔媚,悲壮凄婉,为婉约派一代词宗,有《淮海集》传世。

译文

一声轻轻的春雷过后,落下千万条细丝般的春雨;雨过天晴后,阳光照射在琉璃瓦上,闪烁着碧绿的光彩,参差错落,芍药花有情,含着春泪,蔷薇无力,清晨的枝条仍卧在晓露之中,高高的柳树笼罩着浓密的烟雾,天色将晚;丛丛花朵被雨水打湿,带着晶莹的露珠,春日里白天渐长,午睡醒来后心情有些烦闷,闲来无事,只能看着儿童们捉柳花玩耍。

释义

本诗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场春雨过后,大自然呈现出的清新、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芍药含泪、蔷薇无力的柔美姿态,以及高柳浓烟、丛花红湿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赏析

秦观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中“一夕轻雷落万丝”一句,以“轻雷”和“万丝”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既轻柔又细腻,而“霁光浮瓦碧参差”一句,则通过阳光照射在琉璃瓦上的景象,展现了雨后天晴的清新与美丽,后两句“高柳阴浓烟欲暝,丛花红湿露初漙”更是将画面推向高潮,通过高柳浓烟、丛花红湿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

创作背景

秦观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贬谪期间,他常常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此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春日雨后的景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郁与无奈,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情怀,表现出秦观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平和心态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