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南游感兴
唐·杜牧
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低。
莺愁蝶倦晚芳时,江浦寒沙碧簟凄。
书剑飘零旧酒徒,少年心事已蹉跎。
邮亭下马开孤剑,老大功名颇自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峭健,语言清丽生动,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传世名篇。
译文
春天已过半,却如同秋天般凉意袭人,山城雨后,百花低垂,黄莺和蝴蝶在晚春时节也显得愁苦疲倦,江边的沙滩和碧绿的竹席都透着寒意,我如同一个漂泊的书剑之士,过去曾是嗜酒的旧友,少年的豪情壮志如今已蹉跎不再,在邮亭边下马,拔出孤剑,虽然年岁已大,但仍对建立功名抱有期望。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身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诗中“春半如秋意转迷”描绘了春天却带有秋意的迷惘,“山城过雨百花低”则通过雨后山城百花的低垂,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失落。“书剑飘零旧酒徒”反映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老大功名颇自期”则表达了他虽已年迈,但仍对建功立业抱有期待。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自身境遇的抒发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诗人以“春半如秋”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内心的凄凉和迷茫,而“山城过雨百花低”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在抒发个人情感时,诗人没有直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而是通过“书剑飘零”和“老大功名”等词语,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感慨与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南游途中,面对自然景象和自身境遇的感慨之作,杜牧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更是漂泊不定,这首诗正是在他南游期间,面对春天的景象和自身的境遇,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