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望西阳
唐·皎然
汉水东流那有极,秦关北望不胜悲。
寒烟落日孤城闭,瘦马嘶风远路迷。
惆怅此时心未已,西山残月照寒衣。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密切,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汉水滚滚向东流去,哪里才是它的尽头?向北遥望秦关,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寒冷的烟雾笼罩着落日,孤城紧闭城门;瘦弱的马匹在风中嘶鸣,远方的道路模糊不清,此刻的心情无比惆怅,难以平复,西山上那轮残月,冷冷地照耀着我身上的寒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里眺望远方,面对汉水东流、秦关北望的壮阔景象,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惆怅,诗中通过“汉水东流”与“秦关北望”两个宏大的地理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寒烟落日”、“孤城闭”、“瘦马嘶风”等意象,又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悲伤情感。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而含蓄,首联以“汉水东流”与“秦关北望”开篇,既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广阔与深沉,颔联通过“寒烟落日”、“孤城闭”、“瘦马嘶风”等意象的描绘,将诗人的孤独与悲伤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颈联“惆怅此时心未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而尾联“西山残月照寒衣”则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悲伤与孤独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诗僧,皎然虽然身处佛门,但内心却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牵绊,他可能对远方的亲人有着深深的思念,同时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充满了忧虑,在秋日这个容易引发人们愁绪的季节里,皎然眺望远方,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悲伤与惆怅,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