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感怀
唐·刘禹锡
老松临道阅千载,杜宇号山连四时。
云影悠悠遮远客,风声瑟瑟诉离思。
古径踏霜寻旧梦,荒亭把酒对残棋。
浮生若寄何须问,且向山林觅静宜。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创作,历史上刘禹锡并无此确切作品。)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老松树矗立在道路旁,见证了千年的岁月变迁;杜鹃鸟在山中啼叫,声音连绵不绝,伴随着四季的更迭,悠悠的云影遮蔽了远方的行人,瑟瑟的风声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我踏着古径上的霜雪,寻找着往昔的梦境;在荒凉的亭子里,举杯对弈,面对残破的棋盘,人生如同寄居世间,何必过多追问其意义,不如在这山林之中,寻觅一份宁静与适宜。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老松、杜宇、云影、风声等自然景象,以及古径、荒亭、旧梦、残棋等人文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老松与杜宇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循环,云影与风声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与情感的深度。
赏析
本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首联“老松临道阅千载,杜宇号山连四时”以宏大的视角开篇,奠定了全诗的历史与自然基调,颔联“云影悠悠遮远客,风声瑟瑟诉离思”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颈联“古径踏霜寻旧梦,荒亭把酒对残棋”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尾联“浮生若寄何须问,且向山林觅静宜”则以豁达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释然。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波折,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在游历山水之间,他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生的渺小,于是写下了这首《山行感怀》,以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禹锡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深邃思想与豁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