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
白云满地无人扫,草色连天好入眠。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活跃于南宋中后期,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禅意生活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反映了其作为僧人的淡泊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译文
官吏退去后庭院空寂,只剩下我一人得享清闲,一扇窗户仿佛将我置身于青翠的山峦之间,满地的白云无人清扫,连绵的草色直通向天边,正是好眠之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退隐山居后的宁静生活,首句“吏退庭空剩得闲”直接点出诗人因公务结束而获得的闲暇时光;次句“一窗如在翠微间”通过一扇窗的描绘,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窗外的青山翠色,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融入自然的意境,后两句“白云满地无人扫,草色连天好入眠”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闲适,白云与草色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吏退”、“庭空”、“剩得闲”等词语,表达了对官场纷扰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而“一窗如在翠微间”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窗”这一意象,将室内外空间巧妙连接,使读者仿佛能透过这扇窗,看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的“白云满地”与“草色连天”,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心灵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禅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其创作往往与佛教思想、禅意生活紧密相连,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退隐山居的时期所作,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表达了对佛教“空”与“静”理念的深刻体悟,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或许也借此诗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心境的抒发,也是对时代精神的某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