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宋·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闲居杂兴(附加创作,融入关键词)
宋·杨万里(虚构情境)
安得此时江海上,与君袖手看人忙。
风清月白舟中夜,水碧山青岸畔凉。
世事纷纭皆过眼,人情冷暖自成章。
闲来把酒谈心事,一曲渔歌笑夕阳。
(注:由于“安得此时江海上,与君袖手看人忙”并非杨万里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此处以虚构的方式将其融入一首假想的“闲居杂兴”中,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见长,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明快,被誉为“诚斋体”,杨万里一生著作颇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闲居杂兴)
怎能在江海之上,与你一同袖手旁观,看着世间众人忙碌奔波?在这风清月白的夜晚,我们乘舟而行,享受着水碧山青的凉爽,世事纷纭,皆如过眼云烟;人情冷暖,自然有其规律,闲暇之时,我们举杯共饮,畅谈心事,一曲渔歌在夕阳下回荡,笑声中满是悠然自得。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渴望在江海之上,与友人一同远离尘嚣,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人间的忙碌与纷争,在自然的怀抱中,他们享受着宁静与清凉,对世事人情有着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赏析
本诗以“安得此时江海上,与君袖手看人忙”为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通过描绘江海之上的宁静与清凉,以及诗人与友人共度的闲适时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风清月白”、“水碧山青”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结尾处“闲来把酒谈心事,一曲渔歌笑夕阳”,更是将诗人的闲适生活与悠然自得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虚构情境)
此诗虽为虚构,但可设想其创作背景为杨万里在仕途不顺或厌倦官场之时,内心渴望回归自然、追求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杨万里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可能对现实感到失望与无奈,从而产生了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强烈愿望,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抒发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