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感怀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月色苍凉夜未央,孤灯独坐意彷徨。
感物兴怀空绝叹,才衰无语付诗囊。
寒风瑟瑟吹落叶,冷露凄凄湿衣裳。
回首前尘如梦影,唯留余恨伴秋霜。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续子不语》等著作传世。
译文
月色苍凉,长夜未尽,我独自坐在孤灯之下,心中满是彷徨,看到周围的景物,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却只能空自叹息,因为才情衰退,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将这些情感寄托在诗囊之中,寒风瑟瑟地吹着落叶,冷露凄凄地打湿了衣裳,回首过去,一切如同梦幻一般,只留下无尽的遗憾伴随着秋霜。
释义
月色苍凉夜未央:形容夜晚月色清冷,长夜未尽。
孤灯独坐意彷徨:独自坐在孤灯下,心中感到迷茫和不安。
感物兴怀空绝叹:看到周围的景物,心中涌起感慨,却只能空自叹息。
才衰无语付诗囊:因为才情衰退,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将这些情感寄托在诗囊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袁枚在秋夜独自感怀之作,首联以月色苍凉、长夜未尽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颔联“感物兴怀空绝叹,才衰无语付诗囊”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看到周围景物后内心的感慨和无奈,因为才情衰退,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将这些情感寄托在诗囊之中,这种无奈和失落感跃然纸上,颈联和尾联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凄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袁枚作为性灵派诗人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枚晚年时期,袁枚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辞官归隐,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尽管他远离了官场的纷扰,但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感却并未减少,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通过描绘秋夜的凄凉景象和内心的孤独与遗憾,袁枚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