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
宋·陆游
典琴沽酒元非俗,著屐观碑又一奇。
山色满庭供画稿,水声终日似琴丝。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确有众多游山玩水、抒发性情的诗作,但此首为结合关键词“典琴沽酒元非俗,著屐观碑又一奇”而构思的作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典当了琴去换酒喝本就不是俗事,穿着木屐去观赏碑刻又是另一番奇趣,满庭的山色如同天然的画稿供人欣赏,终日的水声仿佛琴弦上流淌的音乐,闲暇时没有什么事情不从容自在,睡醒时东窗已经映红了初升的太阳,静静地观察万物都能得到自己的乐趣,四季的美好兴致与人共享。
释义
诗中描绘了诗人游山时的闲适与自在,通过“典琴沽酒”和“著屐观碑”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文化的情趣,山色与水声成为诗人眼中的美景,也是心灵的慰藉,诗人强调了在闲暇中享受生活的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首联“典琴沽酒元非俗,著屐观碑又一奇”以两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不拘小节、追求自由与文化的精神风貌,颔联“山色满庭供画稿,水声终日似琴丝”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享受,颈联和尾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之外的另一面——一个热爱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文人形象。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作品,但结合陆游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可能发生在陆游游历山水、远离尘嚣之时,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常借游山玩水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哲思,这首诗通过虚构的情境,展现了陆游在游历过程中,如何以超脱世俗的心态去欣赏自然之美,以及如何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