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李中
营道数峰新石友,广陵一曲古桐孙。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松间听暮猿。
林月影涵清涧水,山花香染绿苔痕。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酒一樽。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中写过此诗。)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隐逸情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虽然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向往自然的诗人。
译文
在营道(虚构地名)的几座山峰间,我结识了新的石友(以石为友,象征高洁与坚韧);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的琴声中,我仿佛听到了古桐琴(象征高雅与古朴)的悠扬旋律,闲暇时,我坐在石上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来时,我在松林间聆听傍晚猿猴的啼叫,林间的月光映照在清澈的涧水上,山花的香气染绿了青苔的痕迹,这里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只能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旁,饮下一樽美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诗中“营道数峰新石友”和“广陵一曲古桐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诗人以石为友,以琴为伴,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松间听暮猿”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酒一樽”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孤独人生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其创作背景为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多寻求隐逸生活以避世,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李中选择了山居生活,以自然为伴,以诗酒为友,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隐逸情怀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的一种普遍心态。